防疫大作戰系列專題講座(二)私利與公益的拉拔


防疫大作戰系列專題講座(二)私利與公益的拉拔




  
從去年(2019)年底開始至今,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已在全球造成超過200個國家地區有確診案例,全球確診人數累計達78萬人以上、死亡人數超過37千人以上,而且數據目前仍持續增加,面對疫情,人人都要戒慎虔誠。

面對傳染病,防疫怎麼做?你的防疫安全嗎?除了害怕,我們如何有勇氣面對,這學期初圖書館很快規劃「防疫大作戰:因應新型冠狀病毒(COVID-19)系列講座」,讓師長同學可以從不同面向瞭解傳染病。

    3/24上午十點,於圖書館一樓世界之窗,我們邀請圖書館謝易達館長,以“私利與公益的拉拔:新冠肺炎疫情連動下的政治與法律面面觀為題,讓師長同學知道傳染病所引發的事件在政治與法律面的因應。

謝易達館長一開始,例舉,2003年,SARS期間,衛生署曾經下達台北市仁愛醫院封院向「抗煞鬥士」們致敬的新聞事件,到兩岸關係的歷史與政治糾結,台灣無法參與世界衛生組織WHO的難處,政府面對防疫動起來的高警覺,將防疫視同作戰,再舉各類法律相關條文對應到疫情相關議題。

謝易達館長將原本枯燥的條文,配搭豐富的事件條例,講座內容變得生動易懂,相信參與的師生應該收穫滿滿。



SDGs系列專題講座(三)用SDGs做地方創生
SDGs系列專題講座(三)用SDGs做地方創生
 SDGs系列專題講座(三)用SDGs做地方創生四月八日,圖書館舉辦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講座,邀請全人教育中心副教授李順民,主講「用SDGs做地方創生」。  聯合國成立於1945年,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,目的在防止戰爭發生,並為各國提供對話平台。李順民副教授以SDGs的緣起與再思考,談到SDGs推行至今已五年。聯合國2000年提出千年宣言「千禧年發展目標」,2015年提出2015至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,由瓜地馬拉與哥倫比亞二國衡量自身需求,希望有一個新指標引領國家方向、討論永續發展。  聯合國於是規畫出17項永續發展目標(goal),169項標的(target),244個指標(indicator),兼顧「經濟成長」、「社會進步」與「環境保護」等三大面向。針對地方創生與SDGs提出異與同及兩者合流的說明,李順民副教授舉例日本地方創生政策
防疫大作戰系列專題講座(一) 古今浩劫與人類生存:人類歷史上的重大疫情
防疫大作戰系列專題講座(一) 古今浩劫與人類生存:人類歷史上的重大疫情
 ◎ 古今浩劫與人類生存:人類歷史上的重大疫情新型冠狀病毒(COVID-19)肆虐全球,疫情也尚未趨緩,而從古至今發生了許多的新興傳染病。圖書館於3月18日邀請全人教育中心李順民老師針對「古今浩劫與人類生存:人類歷史上的重大疫情」做專題演講,並以疫情特徵、演化及對人類社會啟示…等面向進行分享及介紹。   李順民老師以「當年瘟疫蔓延時」為題,介紹何謂「瘟疫」,瘟有急性傳染病的意思,而疫則代表流行病。老師後來也說急性傳染病有幾個重要的特徵,包括傳播速率快、痊癒者產生抗體不再復發…等。傳染病傳播的方式有很多種,透過食物、唾液、接觸、飛沫及血液…等,老師也介紹了幾種歷史上的重大瘟疫,雅典鼠疫是一場毀滅性的傳染病,襲擊了整座古希臘羅馬城;十四世紀黑死病全世界造成了大約7500萬人死亡,是人類歷史上極嚴重的瘟疫之一;西班牙流感造成全世界5億人感染,1.7千萬至5千萬死亡, 為